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

機動學第三次作業

第一題:

我的上臂長:32㎝,前臂長:27㎝,頭頂至頸長:27㎝。
為了便於計算,設拳頭及上臂關節在同一個直線上運動。
座標化:假設上臂末關節為原點(0,0),頭頂(0,a),手肘關節(x,y)
則我們可以列出關係式:

x^2+y^2=32^2=1024
x^2+(a-y)^2=27^2=729
27<a<59, x>0, y>0
(拳頭最高移到59㎝高)

則我們可推得:

y=(295+a^2)/2
x=(1024-y^2)^0.5
a=27, 32, 37, 42, 47, 52, 57

利用以上關係式,在matlab求解。

程式碼:

>> a=27:5:57
>> y=a.^(-1).*(295+a.^2)/2
>> x=sqrt(1024-y.^2)
>>hand=[0 0;x(1) y(1);0 a(1);0 0;x(2) y(2);0 a(2);0 0;x(3) y(3);0 a(3);0 0;x(4) y(4);0 a(4);0 0;x(5) y(5);0 a(5);0 0;x(6) y(6);0 a(6);0 0;x(7) y(7);0 a(7)]
>>line(hand(:,1),hand(:,2))

以上我們可得到:
a =
27, 32, 37, 42, 47, 52, 57

x =
25.7761, 24.4797, 22.7675, 20.5710, 17.7314, 13.8728, 7.5864

y =
18.9630 , 20.6094, 22.4865, 24.5119 , 26.6383, 28.8365, 31.0877


此為每次上臂關節→上臂→肘關節→前臂→拳頭(頭頂正上方)



第二題:

接頭的對偶,大多以承軸做為連結,以球型、圓柱型為多。
承軸的製造介紹影片




上圖圓圈中,為門閂式夾鉗。屬於旋轉對 。



上圖為電腦主機的風扇,箭頭指的為滾輪承軸。
應力接觸為面,屬於低對。









上圖為機場拖運行李的機具上面的滾輪承軸。
特別的是他的滾輪類似楕圓柱,非一般的圓柱狀。
應力的發生,僅和行李接觸一線,屬於高對。



這是健身房中常見的交叉訓練機。
這一款的交叉訓練機,後方為一個型式閉合結。



第三題:


不會寫…
不過找了跟題目有關的圖
以下是達文西的畫

2007年3月13日 星期二

機動學第二次作業

題目一:
人體關節的運動來源於肌肉收縮後跨越關節的肌腱產生滑動,在關節周圍產生旋轉力矩。力矩是肌肉收縮力與力臂的乘積,因而關節運動肌腱的力臂大小對關節運動方式有重要影響。如:腕關節是人體最為複雜的關節之一,有24根肌腱跨越。


依關節形狀,人體的可動關節有下列形式:

1、球窩關節(Articulatio spheroidea):
→如肩關節,髖關節;因為連接處,為似球狀的骨頭相接,使得運動較多向化。

2、橢圓關節(Articulatio ellipsoidea):
→例如寰椎和顱骨之間的關節。

3、鞍狀關節(Articulatio sellaris):
→如大拇指與掌骨的連接;由於連接處被兩個「Y形」相嵌,因此只有兩個方向運動。

4、屈戌關節(Ginglymus):
→只有一條運動軸,只能做屈伸,例如肘關節(如鉸鏈比較)。

5、車軸關節(Articulatio trochoidea):
→如尺橈二骨之間的關節。

6、平面關節(Articulatio plana):
→如椎間關節。

7、雙髁狀關節(Articulatio bicondylaris):
→如膝關節。




模擬人上臂關節運動的機械動畫
紫色的為肩關節;黃色和土色間,為肘關節;土色和紅色間為腕關節。



http://www.cad.zju.edu.cn/home/jin/course/chapter3.ppt
這是投影片的連結,主要是在介紹座標轉換時,所要用的矩陣變換。
到了中間,則有模擬手臂(手肘關節)活動所需用到的數學參數。



題目二:
首先,什麼是創造?什麼是發明?創造我認為比較偏向腦筋中新奇的思考,利用學習過的知識和經驗,延申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創意點子,做不做得出來、實不實用則是其次。而發明,則是實際做出了人們用得到、摸得到,但卻從來沒見過的東西, 生活上、學術上或許用得到。

無論發明或是創造,最大的意義,在於是「第一個」,因為前無來者,才能叫創造發明。但是,究竟這個第一個的創造發明,在人類史上到底有沒有意義,人們接不接受、能不能實際運用、有沒有價值,則需要時間和社會的考驗。

創造發明,應該有下列這些過程:創造發明包含了科學的發現和技術的發明。
1、科學的發現:
(1)自然過程的考察
(2)假說—驗證。

2、技術的發明
(1)分析人類的希望,提出發明創造的課題
(2)通過發明創造實現人類的希望
(3)分析事物的缺點,提出發明革新的問題
(4)通過發明革新減少和消除事物的缺點
(5)分析社會的需要,提出發明革新的課題
(6)通過發明革新來滿足社會的需要



題目三:
程式碼
>>M=05+10
>>x=[1 2 3 4 5 6 7 8 9 10]
>>y=x.^(1/M)
>> plot(x,y);xlabel('x');ylabel('y');title('Made by 石子賢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