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

機動學第六次作業

題目一:




桿數計算

如上圖所示,
原本應有十三個連桿數,
但因H結為三桿共用的滑槽結,
且桿8與桿12共用的R結在滑槽內移動,
為計算上的方便,
將H視為一旋轉結加上一虛設的稜柱結,
故該虛設的稜柱結再增加一桿。

共14個連桿。


◎結數計算

而在C、D、E、G、H、I處個為三桿共用一個R結,
故計算為12個,
再加上A、B、F 的旋轉結:
→→R結總共 15個;

B處(桿2、3)有一個稜柱節、
F處(桿10、1)有一個滑塊與桿1間的稜柱結、
H處(虛設桿、桿1)有一稜柱結:
→→P結總共3個;

共18個結。


◎可動度計算

R結和P結的連結度都是1,
藉由古魯伯公式,
M = 3(N-J-1)+Σfi = 3(14-18-1)+18 = 3
可動度為3。

由 Matlab 的 function[df] = gruebler() 計算可動度,得到:

>>gruebler(14,[15 3])
ans = 3


因此可得到印証。


◎滑塊的影響

F處:
若去除整個元件至F處滑塊的連結,
既桿9、10去除後,
則共少掉二桿、二旋轉結、一稜柱結,
可動變為:

>> gruebler(12,[13 2])
ans = 3


可動度仍然為3,
因此我們發現滑塊的有無對於可動度沒有影響。

但倘若該滑塊改為固定的旋轉結的話,
則連桿數少一(少桿10)、少一稜柱結,
可動度變為:

>> gruebler(13,[15 2])
ans = 2


可動度減少了。


B處:
若是將B處的滑塊更動,
將處改為不能滑動的,
但該處仍可旋轉,
則效果等同於將桿4於B處的結移置A處變成三桿共用一旋轉結,
既桿1、2、4共旋轉結,
則總桿數少一(少桿3)、稜柱結少一,
可動度變為:

>> gruebler(13,[15 2])
ans = 2


發現更動B處的滑塊也會使可動度降低。


◎滑槽的影響

若滑槽改為整個H處共用旋轉結,
變成三桿(桿8、12、13)共用一旋轉結,
則少了虛設的桿14、少了一稜柱結,
故可動度變為:

>> gruebler(13,[15 2])
ans = 2


可動度下降了。



題目二:



上圖所示,
由於桿1和地面相連,
並沒有結,
因此可動度為0,
桿1和地面視為一桿。



A、F為旋轉結,自由度為1;
B、C、E為球結,自由度為3;
D為筒結,自由度為2。



此為立體空間分析,
會有六個自由度。
此結構共6個桿,6個結。
自由度為:

M = 6(N-J-1)+Σfi = 6(6-6-1)+ [2(1)+3(3)+1(2)] = 7

而利用Matlab求得的可動度為:

>> gruebler(6,[2 0 0 3 1])
ans = 7


可得知兩個計算結果是一樣的,
是可以動的機構。



但桿2及桿4本身可以自轉,
故有2個楕性自由度。
因此實際可動度為:
7-2=5。


題目三:

◎葛拉索機構

在討論四連桿運動時,
我們若將這四桿中最長桿的長度定為g,
最短桿長度定為s,
其餘兩桿長度為p及q,
則當 s+g < p+q 時,
我們稱此機構為葛拉索機構。

其餘狀況為非葛拉索機構。

如當s+g > p+q 時,
亦稱為葛拉索第二型,
其無論哪一桿做為固定桿,
該機構皆為雙搖桿型。

而 s+g = p+q 時,
為特殊狀況,
或稱葛拉索第三型,
或稱葛拉索變點機構。
該機構運作中,
當連桿到達死點位置時,
則下一刻的運動方向可前進或後退,
變得不可預知。


◎現在有三組連桿來討論

第一組: 桿1~桿4分別為7,4,6,5 cm。

最長桿g=7
最短桿s=4
p=6
q=5

=> 11 = s+g = p+q = 11

為非葛拉索機構,
是葛拉索第三型。
此機構為中立連桿組,
在運作過程時,
會發生四個連桿共一線的時候。
當該共線狀況發生時,
其下一刻的運動可前亦可後,
變得無法預知。

利用 Matlab 的 grashof() 來驗証:

> grashof(1,[7 4 6 5])
ans = Neutral Linkage


與計算相同。

若此機構要成為葛拉索型,
則將最短桿(s=4)再縮短;
或將最長桿(g=7)再縮短,但不可小於6;
或將另外兩桿增長,但各自不可超過7。


第二組:桿1~桿4分別為8,3.6,5.1,4.1 cm

最長桿g=8
最短桿s=3.6
p=5.1
q=4.1

=> 11.6 = s+g > p+q = 9.2

非葛拉索機構,
為葛拉索第二型。
此型的特點,
既為無論何桿為固定桿,
該機構皆為雙搖桿機構。

利用 Matlab 的 grashof() 來驗証:

>> grashof(1,[8 3.6 5.1 4.1])
ans = Non-Grashof Linkage


合乎計算。

若該機構要改為葛拉索型,
(s+g)-(p+q) = 2.4 ,
故最長桿和最短桿的總收縮量超過2.4,
(因8-2.4=5.6 ,仍為最長桿,故可只縮短桿1)
但最長桿不可縮到比5.1小;
或者中間兩桿總伸長量超過2.4即可,
但兩桿最後的長度不可超過8。


第三組:桿1~桿4分別為5.4,3.1,6.6,4.7 cm

最長桿g=6.6
最短桿s=3.1
p=5.4
q=4.7

=> 9.7 = s+g < q = 10.1

此為葛拉索結構。
而桿1為固定桿,
該固定桿為最短桿之鄰桿,
故此機構為曲柄搖桿型。
桿2可做迴轉,為曲柄;
桿3為耦桿;
桿4為搖桿,只做擺動。

利用 Matlab 的 grashof() 來驗証:

>> grashof(1,[5.4 3.1 6.6 4.7])
ans = Crank-Rocker Linkage


與計算相符。